小学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对策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这时的心理正在由少年转向青少年,也是即将要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会有些少年的天真,也有着青少年的成熟。所以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特点,才能帮助到孩子,那么小学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对策都有什么呢?

小学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1、自我意识极强,意志力不强

这个时期的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敏锐,记忆力增强,注意力容易集中,特别是由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加强了,自我意识、评价和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初步形成了个人的性格和人生观。

但意志力不坚强,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在发展中,所以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灰心,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时还对师长的正当干涉反感抵制,情绪不稳定易焦虑冲动。

2、内心世界丰富,不服输精神

六年级学生内心世界比较丰富对事物体验更加深化,随着知识的积累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

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六年级学生可以抓住事物的关键找到主要矛盾,同时表现出不服输的反抗精神,往往家长说服不了孩子。而且孩子讨论问题时所寻找的理由主要来自自己的生活感受,一般没有更大范围的论证能力。

3、固定的人际交往圈

这时的孩子们与同伴关系亲密,交友以团体形式6、7个孩子在一起交往、游戏为主。孩子更加关注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与同伴关系的好环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状态,特别是希望异性关注自己并受到异性喜爱,喜欢和异性在一起。

小学六年级学生心理对策

1、培养学生的信心

自信心是取得成功的保证,只有具备积极地开发潜能,相信自己能够成功,这是复习迎考取得佳绩的强大内因,也是产生前进动力的根本保证。只有这样,才能面对高考和中考,迎接挑战、无所畏惧。

2、做到家校联合

对于小学六年级学生应该做到家校联合双管齐下,针对学生的年龄变化来解决,树立科学的教养和教育观念。老师要增强教育中的民主意识切忌粗暴多沟通理解,找机会表扬和鼓励学生,谨慎地使用批评、指责和惩罚,态度要温和充分尊重富有爱心。

家长应多关注孩子的人际关系问题,鼓励孩子多与同学交流,主动帮助同学,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帮助他们识别好坏朋友。

小学生如果有心理问题的话,最好是家长和老师共同解决,看是什么出在哪里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坐下来和孩子好好的谈一谈,这样的话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如果说是在学校问题多一点的话,家长要及时的和老师沟通,问一下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老师应该也是多少知道一点的。

小孩子心理疏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法入手:

1、提供健康温馨的环境:了解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的原因,是由于抑郁、焦虑,还是应急性的心理障碍等。可以针对孩子自身特点,采取个体化的心理疏导方法。首先要给孩子提供温馨、宽松、舒适的家庭环境,在家庭氛围中尽量不要过多言语训斥或肢体打骂,尽量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其次原生家庭要足够温馨幸福,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才能够最大限度让孩子心中得到安慰;

2、给孩子树立自信心,不要让孩子产生自卑感。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原因,找到针对性办法,不能一味训斥或打骂,当自信心提高后心理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3、如果家人疏导不了,也可以带孩子找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情境化谈话聊天。千万不要让孩子知道他有心里障碍需要找老师进行疏导。以免孩子被带上“心理疾病”的阴影。通过沙盘游戏、青少年品格训练营等方式化解孩子内心深处的阴影。

及时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可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孩子们心理问题是对所见的不理解,家长要及时给予教育,帮助分清是非。家长要以身作则,以自身的心理健康带动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在精神上支持孩子,在孩子冲动时帮助孩子克制自己及时反思,引导孩子把不愉快的念头、感情和冲动转移到有意义的方面去,帮助孩子宣泄放松,及时帮助孩子改正错误。

六年级的学生心理开始变化是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发生变化是在所难免的。家长应该做的,就是密切关注并留意孩子的心理变化,如果是正面变化则要积极加以引导,如果是负面变化则要及时进行干预与指导。

六年级的学生,心理开始变化,所以要根据学生心理变化,而采取方法措施进行适当教育。

首先是平时认真观察孩子举动,加强监督管理。

其次要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及时疏导。

再次注意引导为主的方法,在平等尊重前提下细致沟通。

注意事项:

六年级青春期学生正处在心理上的断乳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也明显加强,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总想让个人主张、想法得以表现,所以常常表现出逆反,倔强不服的心理,男孩往往释放出来,表露在外,与人争辩甚至对抗。

女孩则常把想法埋在心底,只跟朋友交流,进行静默的抗争。这些同学如引导不好,他们甚至会与教师、家长产生了对立心理,成为学校管理的钉子户。

六年级的孩子心里的想法已经比三四年级成熟了很多,有点小大人的风范了。但有些事情还是是非不分,家长要好好的引导。有些孩子自主性还很强,不论对错还很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时候家长不能强硬的命令孩子,要柔和一些,说话要有分寸,给孩子留一些自尊。

小孩子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都非常有限。所以,疏导小孩子不能讲大道理,他们也不会理解。应该通过故事和游戏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其中蕴含的道理。

比如由于小孩子说谎被家长批评,他们可能会非常不开心,也不理解为什么家长会生气。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建立起是非观念。如果给他们讲狼来了的故事,他们就会通过故事看到行为和结果之间的联系,就自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不会一直沉浸在难过的情绪中了。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1.厌学心理

学习是学生在校最重要的环节,通过学习文化知识,可以拓展学生的见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但是当前的小学生受外界不良元素影响比较多,加上他们自身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一旦被外界事所吸引,其对学习的专注力就降低了。所以,当前小学生厌学的人数较多。不爱学习的学生,不仅无法掌握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知识,还会影响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必须引起家长的密切关注。

2.自卑心理

小学生自身的人生经历较少,缺乏对人生的总结和反思能力,遇到学习或人生的问题,会产生自我标签效应,他们认为自己不如其他人,于是产生自卑心理。人生挫折与暂时的困难都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困难就是一道“鸿沟”。家长要结合学生形成自卑心理的根源,给予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态度。

3.习惯不良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較差,不良习惯也较为突出,比如,有的学生做作业总是分心,看似在做作业,实则在想其他的事物;有的学生不独立完成作业,甚至抄写其他同学的作业;有的学生在学习中比较磨蹭,用时是别人的几倍;还有的学生缺乏足够的耐心分析自身学习的问题等等。这些常见的不良行为如果不给予辅助与指导,将会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带来极大的隐患。

小学生心理辅导策略

1、家长关心孩子的心理表现和心理变化,多和孩子交谈,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从解决矛盾着手,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

2、孩子的心理疏导一定要保密,不要把这件事说给任何人,否则会给孩子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孩子知道很多人都知道自己心理有问题的话,孩子会变得自卑,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3、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培养孩子好的性格。家长可以通过媒体有益的故事、电影、电视的某些片段,分析情节中蕴含的道理,使他们能看到现实社会真实的一面,提高他们能经受困难和挫折的准备,发展心理平衡感,增强心理承受力。

4、家长刚发现孩子有心理问题的时候,要及时关注孩子,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不要等问题出现以后再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