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小学生一回到家就拿着手机看,外出的时候也吵闹着让父母把手机给他,对别的事情都没兴趣,表现出对手机的沉迷。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千万不能纵容给孩子,否则到更高年级,孩子的成绩就会一落千丈。
小学生沉迷于手机该怎么处理比较好
1、家长要做好表率作用。有时候,家长总是在要求孩子,但是却忘记了要求自己。很多家长会到家就躺在沙发上刷手机。甚至还有一边陪着孩子做作业,一边玩手机的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都被手机占据了。有的家长嫌小孩子吵,没有精力陪他玩,就让孩子看手机。这样下去孩子才小学就沉迷于手机了。
家长想要改掉孩子玩手机的坏习惯,就要先从自身做起,多和孩子相处,和孩子做一切亲子游戏,哪怕是一起看电视,都会增加亲子时间,减少孩子的屏幕使用时间。
2、让孩子有事可做。很多孩子开始玩手机,无非就是无事可做,打发时间而已。慢慢的就开始上瘾,离不开手机。小学生的课余时间还是比较长的,家长要帮助孩子一起制定好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好孩子的课外实践。阅读、运动都是让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的好方法。
3、多夸奖孩子。所有孩子都希望被父母夸奖,一味的指责孩子只会让其变得更加叛逆。父母面对孩子沉迷于手机先不要拿出严厉态度,尝试从其他方面夸奖孩子。注意夸奖方式不要太笼统,要具体到孩子真正突出的点,这样孩子才会更有自信,自动放下手机帮助父母做家务,也会变得更懂事。
小学生沉迷于手机的原因
第一、父母的影响
现代生活,手机和其他电子生活设备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想让孩子完全隔离手机,几乎不可能,也并不完全正确。父母不正确使用手机,自然会影响到孩子,让孩子学会不健康使用手机。
第二、缺少父母的陪伴
孩子有时感到孤独又无处诉求,而手机里丰富的有声有色的内容信息,冲击着小学生的视觉和大脑,孩子更容易对此感兴趣,沉浸其中逃避现实的孤独和烦闷。
第三、娱乐方式受限
由于父母工作忙碌或者家庭教育意识匮乏,孩子在完成作业后的课余时间都在玩手机,父母在这方面没有做好引导,让孩子的课余时间变得单调无趣。
小孩沉迷于手机不仅耽误孩子学习成绩,还会危害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因此家长在意识到这一点后,要学会帮助孩子逃脱沉迷于手机的陷阱,但是要注意方法,切忌粗暴的没收,这样只是治标不治本,甚至还会让孩子养成偷完手机的习惯。
小孩沉迷于手机该怎么处理比较好
一、疏堵结合
很多家长非常困惑,到底该怎么办?有的家长说:我直接把他的手机没收了,他却连学也不上了。有的家长说:我试着劝他,可是听不进去啊。其实,这里一个重要原则是:疏堵结合。
如果你直接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和你对着干,导致亲子矛盾激化,一发不可收拾;如果你仅仅是告诉他危害,缺少有效的管控方式也起不到效果,因为处于这个年龄的孩子,往往自控力是非常差的。
所以,我们要疏堵结合,一方面,明确原则和界限,确定好每周玩的时间(比如,每周末允许一个小时),另外要结合孩子沉迷的原因,给予相应的疏导,对症下药。
二、以身作则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孩子就像家长的影子一样,要想影子正,首先身子不能斜,家长要做好自己的手机管理,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孩子感受到良好的示范影响,自然就会逐渐自觉的远离手机和游戏。
三、改善亲子关系
由于长期不注重亲子关系的培养,手机游戏无异于火上浇油,把本已经岌岌可危的亲子关系推向崩溃的边缘。改变以前无效的沟通方式,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你对孩子讲的话才能起到作用。
所以,家长要多提升自己,给自己充电,多掌握一些亲子沟通技巧。
四、培养兴趣爱好
孩子因为缺少兴趣爱好,所以游戏会更吸引他。如果我们注重培养孩子新的兴趣爱好,尤其是增加亲子互动,与他一起投入进去,靠爱的力量和新的兴趣点把孩子拉回到良性轨道上就会变得比较容易,前提是家长要学会投入。
五、调整平常心态
当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不上学时,家长很容易着急上火,怒不可遏,完全忘记了沟通的方式方法,这样反而是加剧了孩子的问题。
我常常问家长:“孩子玩手机是谁有问题?”家长很容易回答“当然是孩子的问题”;“那么是谁在解决问题?”家长无语。家长把本应该孩子解决的问题揽到自己身上,提出的要求或建议往往是站在家长的角度适合家长,对孩子而言可能适得其反。
所以,遇到这种问题,一定要保持好平常的心态,冷静处理,否则会方寸大乱,得不偿失。
孩子沉迷于追星怎么教育
1、偶像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榜样,家长可以利用他们追星的心态来引导孩子走向更好的方向。化偶像为榜样,认同孩子的做法,和他们一起分享偶像值得喜欢的地方。又或者孩子喜欢的是外国明星,那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多学习一门外语,从而更好的让孩子理解明星的语言。
2、要知道,明星也是凡人,也是普通人,我们不能把他们神化!不能认为他们所有错误的行为都是正确的,不能认为他们所说的所有话都是真理。面对这些问题,一定要学会冷静对待,不要觉得他是明星,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完美无缺的。
3、面对孩子的“追星”行为,家长应先认可,不要觉得孩子的行为直接责骂孩子。应该做到有的放矢,合理引导,慢慢地,孩子就会明辨是非,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孩子追星不可怕,只要家长能及时、正确地引导,偶像也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助推剂,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孩子偷偷买手机家长怎么处理
1、孩子偷偷买了手机,可见在孩子生活费上管控是非常宽松的。作为父母,要对孩子平时开销要有一个大概的计划,该花的钱,正常给,不该花的,一律不给。平时生活费可以按天给或者按周给,切忌按月给大笔生活费。
2、大人可能非常憎恨自己孩子玩手机,很多父母一边要求自己孩子不玩手机,一边自己天天在家捧着手机不撒手。想要孩子不玩手机或者少玩手机,作为父母,自己必须要做到少玩手机,至少不能当着孩子面,天天抱着手机。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真的没资格去要求孩子。
3、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对外部世界产生欲望,当孩子发现钱能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他当然无法抗拒这种好处,而希望能拿到越多钱越好,爸妈要尊重并正确引导孩子的欲望。
当孩子沉迷于手机时,父母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些玩手机的规则,规定他在什么时候才能玩手机,让孩子学会劳逸结合。电子产品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完全禁止孩子玩是不现实的,让他正确利用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孩子沉迷于手机该怎么处理比较好
1、要“约法三章”,鼓励孩子与手机做个“约定”
在面对孩子沉迷手机或是偷玩手机不能自拔时,我们要“约法三章”,鼓励孩子与手机做个“约定”——玩可以,但要约定时间、规则,也不能偷玩,一旦违反,就要自己承担后果。
每天玩多长时间,玩什么等这些具体约定的内容,可以坐下与孩子一起协商讨论,让孩子有参与感,不是家长在独断专行。而一旦达成协议就必须遵守,说话算数,否则自己承担后果。
2、父母在家要做好榜样,不做“低头族”
孩子就是一张白纸,而家长的行为会给这张白纸添上丰富多彩的色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家长自己要不做“低头族”,学会主动放下手机,利用空余时间多陪陪孩子,与孩子一起多读读书,让他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与孩子一起去户外进行一些体育运动,增强体质的同时也促进亲子关系。
3、家长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动起来
对于孩子沉迷于手机这件事,家长要学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家长多关注孩子的特长,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并让他有展示特长的机会,从中感受到乐趣。
让孩子动起来,就是让孩子多参加一些体育运动,比如游泳、篮球、羽毛球、足球等,在学校家长还可以与老师多沟通,比如节假日多组织一些亲子活动,亲近大自然。
4、正确认识手机的两面性
家长要知道手机是一把双刃剑,不要否定手机对孩子的积极影响。因为说手机中的很多信息对孩子的成长都是有益的,比如百科知识可以帮助孩子增长见识;新闻能帮助孩子了解世界;学习软件可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一些影视,电子书,电影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
因此家长不要因为孩子沉迷于手机就没收他的手机,而是要教会孩子正确对待这些信息,不然只会导致孩子非常叛逆,和他发生冲突。
孩子玩手机的危害有哪些?家里有孩子的一定要看看
危害一: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从小就喜欢玩手机的话,孩子的学习兴趣容易受到手机中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变得不爱学习。因为此时孩子的价值观还不是很成熟,还处于世界观正在形成中的状态,非常容易受到外界价值观的影响而致使孩子的价值观产生偏差。
在现在的网络上有许多不读书,但是也拥有很多粉丝的网红或者主播。孩子容易受到这种“网红文化”的冲击,认为读书无用,如果孩子建立了这种价值观,那么不利于孩子将来的学习。
危害二: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如果孩子长时间沉迷于手机的世界中,就会缺乏与父母和外界的交流,影响亲子关系。也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甚至不愿意与别人交谈,只想沉静在自己的游戏世界里,长期下来会造成交流障碍,不爱亲近人。
危害三:影响视力。经常长时间手机屏幕光线刺激眼睛,可能对眼有损害。孩子会长时间的近距离的盯住手机屏幕,容易导致眼轴延长,从而造成视力下降,发生近视等。
危害四:更容易冲动、控制力差。孩子沉迷于手机会更容易伴随冲动情绪、行为,控制力也会降低。不利于孩子学习、生活中对自己的规则意识的约束。
孩子不听家长的话该怎么办?怎么让亲子沟通更有效
第一、跟孩子有一种心灵上的共鸣
每个孩子都是自主的个体,他们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越骂越不听,人的大脑有个特性,对习惯性的东西常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亲子关系中的沟通艺术真的特别重要,首先一定要走心,但其次还是需要掌握一些沟通技巧的,跟孩子有一种心灵上的共鸣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家长要观察孩子倾听兴趣
如若孩子已经失去兴趣,及时转移话题。家长有必要在和孩子说话时养成一个新观念,那就是要格外注意有效沟通这个原则。既然孩子已经失去了倾听的耐心,如果你还要说个没完,自然会让孩子“怕”了你。
当孩子开始左顾右盼时,家长必须要及时转移话题,让孩子从倾听的厌倦感上及时解脱出来。但是如何转移话题也是技巧活儿,如讲一个小笑话,或者和孩子开个小玩笑,或做做小游戏等。
第三、父母坚守底线,不纵容孩子
当孩子对抗父母的时候,父母使用了很多方法却无法让孩子妥协,最后父母崩溃妥协。如果父母妥协,就是对孩子的一种纵容。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坚守自己的底线:争取到孩子,让孩子站在自己这一边,然后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行,不行就是不行。
当孩子在对抗父母、做错事的时候,父母要用温和的态度让孩子知道:父母说不可以的时候,是真的不可以。此时不要用唠叨、嘲讽、侮辱的语言让孩子妥协,这只会让孩子“对抗心理”更强。
现在网络已经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来孩子学习能力就特别强,只要接触多了,自然也就会了,也就导致大部分孩子都是拿着手机、平板玩游戏,操作起来比成年人都厉害的多,同时孩子沉迷于手机会导致孩子成绩下降,家长面对小孩沉迷于游戏该怎么处理比较好呢?
小孩沉迷于游戏该怎么处理比较好:
1.陪伴不仅仅只是待在家中,也不仅仅是辅导作业。孩子之所以沉迷游戏,家长为什么不沉迷游戏,无外乎家长知道生活不只有游戏。家长需要的不是禁止游戏,而是让孩子自己从游戏中走出来,让他们感受到属于家长的关心与关爱,属于游戏之外的快乐。
多陪伴孩子寻找正真的乐趣所在,多鼓励孩子,多跟孩子做游戏,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心,让孩子认识到除了游戏,原来家里也会很有趣,让孩子摆脱生活的孤独感,主动的融入生活。
2.带孩子出去旅游,需要明白好奇心永远是孩子的天性,要多带孩子出去看一看走一走,让大自然的光和温暖照进孩子的身体和心灵,也会让孩子更加的阳光。
带孩子一起锻炼身体,需要家长以身作则,让孩子知道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需要在路上,多运动、多锻炼更加容易让孩子身心健康;有带孩子做一些游戏,游戏不仅仅是虚拟世界中才有,现实世界中更多,要让孩子了解世界,融入世界,他才会拥抱世界。
3.我们教育、培养孩子更多的是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家长需要明白教育不仅仅是完成学业,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学,我们最终都会步入社会,面对社会。游戏不应该成为孩子们的避风港,真正的避风港应该是家庭。
要努力转变观念,转变认识,让孩子不要成为学业的奴隶,要让孩子成为自己生活的主角,在自己的生活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4.重视榜样的力量,让孩子多读名人传记,从小树立远大理想。除了看书,给孩子找各种名人的视频,正能量的片段,或者有教育意义的电影,陪他一起观看。孩子学习目标明确,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因此学习上面根本不用家长操心。